圐圙
罗永进
"圐圙"——这个汉化的蒙语词汇,既是围栏、围墙,也是困局。
三位艺术家都生活在六环合围的北京城,各自在安稳的居所与漂泊的创作中寻找平衡,王彤蛰居天通苑亚洲第一水泥森林,却在华楼新厦中把脉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老墙旧宇;陈农守着后海恭王府的朱墙碧瓦,却追逐西域神画在景德镇的窑火明灭;常克永窝在顺义洋溢暗房气息的农家小院,却定期奔往西双版纳揉捻古树新茶。他们的生活像一座精心构筑的圐圙——物质上的落脚点,精神上的出发地。而当他们走出围城,面对各自的精神所向,"圐圙"的意义才真正显现:既是被困住的现实,也是主动踏入的创作疆域。
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"圐圙"。在王彤的作品里,戍边历史的沉重与现今文明的轻浮在反转片上重叠。古代将士的亡魂与网红的打卡炫耀对峙。他被困在时间的错位里,却又在荒诞中撕开一道口子——那些被消费主义稀释的历史,在影像里重新凝固。陈农的陶瓷作品演绎着莫高窟千古画卷,泥料在窑温中脱形、流变,最终成为丝绸之路上的新吉相,飞禽走兽、广衣博带、锦蔟花团,在釉色中熔成流动的史诗。他的创作本身就像一座窑变的圐圙,既困住记忆,又在高温中锻造新生。常克永的银盐造像则封存着农耕和游牧文明交织的最后印记:他的暗房是抵抗数字洪流的孤岛,底片上的每一个颗粒,都是未被算法驯化的自由痕迹。
真正的"圐圙"或许不在塞外,而在每个创作者的内心——既渴望安定,又无法停止流浪;既依赖现实的根基,又向往精神的远行。